词典网】-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。
字典
  • 字典
  • 词典
  • 成语
  • 康熙字典
  • 说文解字
当前位置:汉语字典 >

耜字

 
耜字的部首
耜字的笔画11
耜字的结构左右结构
耜字的笔顺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折、横
意思:耜是中国古代曲柄起土的农器,即手犁。各地曾出土木耜、骨耜,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,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。形制为扁状尖头,后部有銎,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。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。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。使用时,手执横木,脚踩耜头短木,使耜头入土起土。
耜的繁体:
耜的五笔:DINN
耜的仓颉:QDRLR
耜的郑码:CKY
耜的四角:57977
耜的电码:5091
耜的区位:8174
耜的统一码:801C

耜的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sì(ㄙˋ)

⒈  原始翻土农具“耒耜”的下端,形状像今的铁锹和铧,最早是木制的,后用金属制。

统一码

耜字UNICODE编码U+801C,10进制: 32796,UTF-32: 0000801C,UTF-8: E8 80 9C。

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耜字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耒,以声。耒( lěi),翻土的工具。本义:古代农具名,耒耜的主要部件,似锹) 耒下端铲土的部分,装在犁上,用以翻土 [spade-like plough]

字亦作耜。

耜,来下剌臿也。古以木为之,后世以金。——《六书故》

斵木为耜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

禹亲自操耜。——《庄子·天下》

古者剡耜而耕。——《淮南子·泛率》

脩来耜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(2) 民无悬耜,野无奥草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中》。 韦昭注:“入土曰耜,耜柄曰耒。”

词性变化

〈动〉

引申为以耜铲土 [spade]

薙氏掌杀草…冬日至而耜之。——《周礼·薙氏》

《康熙字典》中的“耜”的解释

耜【未集中】【耒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詳里切《集韻》象齒切《韻會》序姊切,音似。《說文》臿也。本作㭒,今文作耜。《玉篇》耒端木。《廣韻》耒耜,世本曰:倕作耜。古史考曰:神農作耜。《易·繫辭》斵木爲耜。《詩·小雅》以我覃耜,俶載南畝。《禮·月令》季冬之月,命農計耦耕事,修耒耜。《註》耜者,耒之金也。廣五寸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匠人》耜廣五寸,二耜爲耦。《疏》耜謂耒頭金,金廣五寸。《釋名》耜,似也,似齒之斷物也。《說文》或作梩。《集韻》亦或作、䎣,又作枱、

《说文解字》中“耜”的意思

㭒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
臿也。从木㠯聲。一曰徙土輂,齊人語也。梩,或从里。詳里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作耜。

(㭒)臿也。周禮注引司馬法曰。輦一斧、一斤、一鑿、一梩。疏云。梩、或解謂臿。或解謂鍬。鍬臿亦不殊。孟子。葢歸反虆梩而掩之。趙曰。虆梩、籠臿之屬。可以取土者也。按虆卽欙之假借字。可以舁土者。梩同㭒。可以臿地揠土者。趙以籠屬釋虆。以臿屬釋梩也。從木。㠯聲。詳里切。一部。郭注方言音駭。一曰徙土輂。此別一義。謂㭒卽欙。孫奭孟子音義云。梩、土轝也。本此。廣韵曰。梩、里之切。徙土轝。出六韜。齊人語也。按此四字與宋魏曰㭉文法同。方言云。臿、東齊謂之梩是也。由此言之。疑一曰徙土輂五字當移在此下。

(梩)或從里。㠯聲里聲同在一部。

耜字的组词

春耜、黛耜、耒耜、耒耜之勤、农耜、石耜、剡耜、县耜、悬耜、倳耜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