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网】-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。
字典
  • 字典
  • 词典
  • 成语
  • 康熙字典
  • 说文解字
当前位置:汉语字典 >

蒜字

suàn  
蒜字的部首
蒜字的笔画13
蒜字的结构上下结构
蒜字的笔顺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意思:大蒜 (拉丁学名:Allium sativum L.,英文名:Garlic),俗名胡蒜、独蒜、蒜头,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,是食药两用植物,属浅根性作物。 大蒜整棵植株具有强烈辛辣的蒜臭味,无主根包括叶身和叶鞘,叶鞘管状。叶生未展出前呈折叠状,展出后扁平而狭长,为平行叶脉。叶鞘相互套合形成假茎,具有支撑和营养运输的功能。原产于西亚和中亚。幼苗、鳞茎及叶均作蔬菜或调味用。鳞茎含挥发性大蒜辣素,入药有健胃、止痢等作用;外用于阴道滴虫;还能预防流行性感冒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。 糖醋蒜的腌制方法首先蒜8斤剥皮后用
蒜的繁体:
蒜的五笔:AFII
蒜的仓颉:TMFF
蒜的郑码:EBBK
蒜的四角:44991
蒜的电码:5537
蒜的区位:4366
蒜的统一码:849C

蒜的字义解释

基本字义

suàn(ㄙㄨㄢˋ)

⒈  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鳞茎分瓣,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。味辣,有刺激性气味,可食用或供调味,亦可入药(通称“大蒜”):蒜头。蒜苗。蒜黄。蒜毫。蒜薹。

统一码

蒜字UNICODE编码U+849C,10进制: 33948,UTF-32: 0000849C,UTF-8: E8 92 9C。

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蒜字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suàn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艸,祘( suàn)声。本义: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有大蒜、小蒜两种)

(2) 同本义 [garlic]。百合科,多年生宿根草本。地下鳞茎有白皮包裹,内有小鳞茎,叫“蒜瓣”。根椐蒜瓣的大小分大瓣种和小瓣种。大蒜种西汉时从西域传入。小蒜种由山蒜移栽,从古已有。蒜苗、蒜苔作蔬菜,蒜头作佐料和入药

蒜,荤菜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蒜,菜之美者——《齐民要术》引《说文》

(3) 又如:蒜果(蒜头);蒜气(腋下的气味。即狐臭);蒜锤子(禅杖柄上所装蒜头状的锤);蒜条(即蒜苗。蒜的花茎;亦指细长而形似蒜苗者)

(4) 指这种植物的鳞茎 [garlic]。如:蒜子(蒜头);蒜颗(蒜果。蒜头);蒜押(古时的蒜形坠子。用以押帘)

《康熙字典》中的“蒜”的解释

蒜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唐韻》蘇貫切,音算。《韻會》葷菜也。《古今注》蒜,卵蒜也。俗謂之小蒜。《爾雅翼》大蒜爲葫,小蒜爲蒜。《高士傳》太原閔仲叔者,世稱節士,周黨見其含菽飮水,遺以生蒜。

古以銀蒜押簾。《庾信詩》幔繩金麥穗,簾鉤銀蒜條。《文選·顏延年·侍遊蒜山詩註》蒜山在潤州西二里。《干祿字書》蒜俗亦作䔉。

《说文解字》中“蒜”的意思

蒜【卷一】【艸部】

葷菜。从艸祘聲。蘇貫切

(蒜)葷菜也。菜之美者雲夢之葷菜。爾雅音義、齊民要術、太平御覽引皆作此九字。音義云。一本如是。今兩存之。大戴禮夏小正。十二月納卵蒜。卵蒜者何。本如卵者也。納者何。納之君也。案經之卵蒜、今之小蒜也。凡物之小者偁卵。禮之卵醬、卽鯤醬。詩之緫角卝兮、謂幼稚也。卝者、說文卵字也。陶貞白云。小蒜名薍子。薍音亂。卽小正卵字。其大蒜乃張騫始得自西域者。本艸。大蒜名葫。小蒜名蒜。葢始以大蒜別於蒜。後復以小蒜別於大蒜。古衹有蒜而已。从艸。祘聲。蘇貫切。十四部。案蒜字當聯葷字之下。今在此者、寫者脫而補於此。或曰當下屬芥葱字。亦大篆從茻之一也。

蒜字的组词

拌蒜、拌蒜加葱、葱蒜类蔬菜、捣蒜、大蒜、番蒜、胡蒜、猴蒜、鸡毛蒜皮、磕头如捣蒜、腊八蒜、卵蒜、

蒜字的成语

鸡毛蒜皮、装葱卖蒜、磕头如捣蒜、装洋蒜、